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九游官方正版游戏中心 > 新闻动态 > 孙中山曾称:中国要想在亚洲当大哥,必须把首都搬到这三个地方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31 点击次数:167
1902年的夏天,章太炎拎着两壶黄酒敲开了孙中山的房门。这位后来被称作“革命军马前卒”的文人怎么也没想到,这晚的闲聊会揭开中国近代史上最惊人的预言之一。
酒过三巡,孙中山突然放下筷子,在桌上画出三条线:“谋本部则武昌,谋藩服则西安,”除了武昌和西安外,还有一座西部城市。
这话像道惊雷,劈开了晚清的混沌天空,原来中国称霸亚洲的密码,就藏在这三座城里。
九省通衢的武昌
要说武昌的走红,全靠老天爷赏饭吃。长江和汉水在这儿抱了个满怀,活脱脱把武汉三镇架成了“中国十字路口”。
孙中山当年站在长江边,看着桅杆如林的码头直咂舌:“这地界西通巴蜀,北控秦晋,简直是把全国命脉攥在手里!”
图片
可别小瞧这“九省通衢”的名号。1911年10月10日,新军工程营的枪声就是从这儿打响的。
起义军扛着“汉阳造”步枪,顺着长江水道三天拿下汉口,七天攻克武昌,愣是把两千年的帝制捅了个对穿。
孙中山后来在《建国方略》里写得更直白:“武昌者,指臂之会也。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这儿就是中国的胳膊肘,往哪儿拐都顺手。
更绝的是武昌的“经济内功”。长江中游平原沃野千里,汉口码头年吞吐量抵得上半个上海。
民国初年,汉阳铁厂的钢水浇铸着中国最早的铁路网,武昌棉纺厂的纱锭转出了全国三成的棉布。
孙中山盘算着:把首都搬这儿来,既能掐住水陆命脉,又能搂着钱袋子,稳住本土十八省还不是手到擒来?
图片
十三朝古都的西安
要说中国哪个城市最会玩“文艺复兴”,西安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。
周秦汉唐的龙气还没散尽,孙中山就盯上了这块风水宝地。
图片
他在给章太炎的信里写得明白:“长安自古帝王州,迁都于此可振国民精神。”这话听着玄乎,其实暗藏玄机。
清末民初那会儿,西安可不止是兵马俑的老家。左宗棠西征时在这儿设过军械所,陕商帮的驼队从这儿出发,把茶叶卖到了莫斯科。
孙中山算盘打得精:武昌管住了中原,西安就能当西北的定海神针。
您想想,从西安城头往西望,河西走廊像根扁担,挑着新疆和蒙古;往东看,潼关天险卡住中原门户,这位置不比罗马当年的七丘之城差。
图片
最绝的是西安的“文化软实力”。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时,国民党真动过迁都西安的念头。
当时《大公报》的主笔张季鸾在社论里写:“汉唐气象今犹在,何必东京觅封侯?”
这话戳中了多少人的心窝子。孙中山要的正是这股子气吞山河的劲儿。把首都搬到老祖宗的龙兴之地,看哪个军阀还敢闹独立?
亚洲的心脏伊犁
要说孙中山的脑洞,伊犁这步棋堪称封神之作。这地方现在听着陌生,当年可是丝绸之路上的“纽约港”。
图片
从敦煌往西走,过了星星峡就是伊犁河谷,再往西翻过天山,直接就能摸到中亚的命门。孙中山在地图上画了个圈:“此乃亚洲中央车站也!”
您可别以为这是醉话。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时,就在伊犁河畔设过行营。杨增新主政新疆那会儿,伊犁将军府的关税收入能顶半个省的财政。
孙中山算得更长远:把首都搬这儿来,北可制俄熊,西能扼英印,南边还能搂着西藏。这哪是建都,分明是在亚欧大陆中心插了面龙旗!
图片
最绝的是伊犁的“战略纵深”。从伊犁河谷往东,三天能到乌鲁木齐;往西翻过帕米尔高原,两个月驼队能到德黑兰。
当年林则徐被贬新疆时就在日记里写:“伊犁者,中国之西大门也。”孙中山要的正是这把钥匙,打开中亚,就等于拿到了欧亚大陆的通行证。
三步走战略:从地图到现实的跨越
孙中山这三步棋,走的是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反向操作。
图片
先占武昌这个“中原肚脐眼”,把全国资源拢到碗里;再挪西安这个“西北瞭望塔”,把边疆民族攥成拳头;最后迁都伊犁这个“亚洲十字路口”,在欧亚大陆架上龙门。
这哪是迁都,分明是给中国换了套操作系统!
可历史总爱开玩笑。民国十六年,国民党定都南京,把孙中山的剧本改得面目全非。
倒是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:“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。”
图片
这话和孙中山的“亚洲称霸”遥相呼应,只是舞台从伊犁河谷换成了整个地球村。
如今站在阿拉山口眺望哈萨克斯坦,突然懂了孙中山当年的执念。
这个把《建国方略》写进宪法的人,或许早就看透了:称霸不称霸另说,但要把国家气运攥在手里,就得有在地图上画三条线的胆识。
这三座城,终究成了中国人骨子里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精神图腾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水墨写意葡萄,让人垂涎欲滴!教程太详细了一定收藏!(附名家葡萄画合集)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九游官方正版游戏中心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